股票配资app

你的位置:正规股票配资平台_实盘股票配资平台-股票配资app > 股票配资app > 股票交易所平台 八堡乡八一村:宛如桃源的农村新貌

股票交易所平台 八堡乡八一村:宛如桃源的农村新貌

发布日期:2025-01-30 22:02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股票交易所平台 八堡乡八一村:宛如桃源的农村新貌

八一村以前叫龙家寨,新中国成立后,当地决定为村子取一个顺应时代的名字,当时公社主要成员认为,“八一”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,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,具有重要意义,所以取“八一”二字作为村名股票交易所平台,一直沿用至今。

八一村位于八堡乡东南部,距八堡乡政府驻地8公里,距大方县城30公里。全村面积10.8平方公里,现有10个村民组,居住着汉、苗、彝、白、蒙古等民族,总人口655户2164人。

该村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平均气温11.4摄氏度,林地面积12364亩,耕地面积1621亩,平均海拔1400米。八堡河(拉鲁河)流经村内,境内长度2.5公里。这里水资源丰富,种植业以玉米、水稻、小麦、油菜、辣椒、马铃薯、李子为主,所产的“五里香”水稻远近闻名。而养殖业则以家庭饲养的猪、牛、马和家禽为主。

桃源一般的农村新貌

在云贵高原的褶皱里,深藏着一个名为八堡乡八一村的地方。它宛如一颗被遗忘的明珠,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地散发着温润而独特的光芒。

展开剩余85%

踏上这片土地,最先映入眼帘的是那连绵起伏的青山。它们像是大地的守护者,静静地环抱着村庄。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,随着四季的更迭变换着色彩,仿佛是大自然挥毫泼墨的巨幅画卷。

村中的小径蜿蜒曲折,宛如一首古老的歌谣。脚下的石板路,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而温润,记录着先辈们的足迹和故事。路旁的野花野草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散发着淡淡的芬芳,仿佛在向每一位路过的行人诉说着它们的秘密。

走进村庄,一座座古朴的房屋错落有致。那些用石头和木材搭建的房屋,虽然历经风雨的侵蚀,却依然坚固地矗立着,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。屋顶上的烟囱升腾着袅袅炊烟,那是家的温暖和生活的气息。

村里的人们,脸上总是洋溢着淳朴而真挚的笑容。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善良和勤劳,双手在土地上耕耘着希望。在田间地头,他们辛勤劳作的身影,与大自然融为一体,构成了一幅最美的劳动画卷。

这里的夜晚宁静而祥和,繁星点点照亮了夜空。躺在院子里的竹椅上,听着虫鸣蛙叫,感受着微风的轻抚,仿佛能触摸到时间的流淌,让人忘却了尘世的喧嚣和纷扰。

八一村,是心灵的栖息地,是岁月深处的桃源,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在此可见一斑。

凝聚人心的群众大会

村干部到群众家,以群众会、院坝会等方式拉家常、讲政策、谈发展,目前已经成为八一村宣传惠民政策,收集社情民意,让党和政府的声音走进千家万户的好方式。

这种方式,让村民们围坐在一起,针对村里的产业发展、人居环境整治、文化活动等方面畅所欲言,进行了充分交流。通过讲政策、话变化、说振兴,既拉近了干群关系,又彰显了群众的主人翁地位。

有了村民们的理解和支持,村“两委”带领群众发展的信心更足了,更加坚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和信心。据悉,“乡村夜话”已成为八一村政策宣传落实、化解民生难点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载体。

目前,这种方式同时在其他村寨推开,话题主要围绕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、产业发展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、民生保障、社会稳定等内容展开,听取群众对八堡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、建议,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存在的困难,现场解答百姓疑惑,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、凝聚力、向心力,架起了一座“连心桥”。

“干群面对面,有事敞开说。”下一步,八堡乡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(站)为平台,定期组织乡村干部深入村组、深入群众,加大政策宣传力度,积极传播党和政府的好声音,讲政策、解民忧、谋发展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。

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

八一村以大米为主食,同时也食用玉米、红薯、小麦等其他作物。这里的口味很是特别,即喜酸,又喜辣。

酸味食品丰富多样,包括酸汤、酸菜、酸辣子、酸萝卜、青菜酸、豆类酸等。这种饮食习惯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关,过去山区交通不便、缺少食盐,腌制食物成为储存食物的重要方式。

此地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,部分地区甚至有“无辣不成菜”之说,几乎无辣不欢。人们喜欢食用野菜,如蕨菜、鱼腥草、马蹄菜、水芹菜等,常常将其洗净凉拌后食用,这些野菜有的兼具菜和药的作用,具有清热、解毒、消炎、消暑、化食等功效。

村民普遍喜欢喝酒,酒是待客议事、婚丧嫁娶、起房建屋、逢年过节等场合的必备品。他们会酿制多种酒,包括白酒、水花酒、甜酒、刺梨酒、各种泡酒等。在饮酒时,还有许多独特的礼节和习俗,例如,用牛角盛酒敬客,是隆重的待客方式;在一些重要节日或场合,主人向客人敬酒可能会敬两杯,意为“两条腿走路”;敬酒者双手端杯,按正、反方向敬两周,敬到最后一人时,双方交杯对饮等。

历经沧桑的八一大桥

在八一村,曾经有一座桥名为八一大桥,也叫五龙桥,它宛如一条巨龙横卧在潺潺的河流之上,连接着村庄的此岸与彼岸。

八一大桥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,当时,农村的交通状况普遍落后,一座宽阔且稳固的大桥对于村民们来说是梦寐以求的。只是当时农村普遍贫困,筹集修建大桥一缺资金,二缺技术,然而村民们克服重重困难,不断完善申请方案,积极争取各方支持,最终获得了批准。

这座承载着村民希望的大桥得以动工修建,为农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。村民们认为这座桥系五龙之脉,故名“五龙桥”。该桥系2墩5孔石砌梁式平桥,由三个不等大小孔口组成。其中,中间为大孔,河流经过,全长25米,宽6米,中孔高5米,跨径10米,边孔跨径3米。

整个桥体用白色长方形石块砌筑,桥台顶端前沿横置宽长石板作枕梁石。桥墩用整根厚实的白色条石横置叠砌而成,墩顶覆置宽厚长石板作枕梁石以承接梁面。墩体上下游迎水面制成半圆分水形,前端再竖立条石以护桥墩并增强对桥面的支撑。如此一来,不仅展现了建筑美,更彰显了强大的承载能力。

这座大桥是村民们出行的重要通道。曾经,河流的阻隔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,农产品的运输困难,孩子们上学要绕远路。但是此桥的建成,改变了这一切,它让人们的脚步更加坚定,让农村与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。

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座大桥逐渐老化,不堪重负。它的结构出现了安全隐患,无法再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。经过慎重考虑和科学评估,拆除这座大桥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。

拆除的那一天,村民们纷纷来到桥边,眼中满是不舍和留恋。他们静静地注视着工人们的操作,仿佛在与一位老朋友做最后的道别。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往日的宁静,桥体在拆解中变得支离破碎。

但这并非是结束股票交易所平台,而是一个新的开始。拆除旧桥,是为了建造一座更加坚固、更加宽敞、更加适应现代农村发展的新桥。之后,一座崭新的大桥在原址崛起,继续见证农村的繁荣与进步。它带着过去的记忆,承载着新的希望,为这片土地注入新的活力。

发布于:北京市